您现在的位置: 博杰 >> 文章频道 >> 精典论文 >> 设计经验访谈 >> 正文
[访谈] 专访中国汽车造型设计专家付黎明教授     
[访谈] 专访中国汽车造型设计专家付黎明教授
[ 作者:孔德明 赵仕奇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440 | 更新时间:2012-8-4 | 文章录入:公社 ]

    付黎明教授,现任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内著名汽车造型设计专家。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科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是吉林大学汽车学院车身工程、汽车造型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文学院设计美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首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独辟蹊径,继往开来。2011年中国汽车创意设计“国家奖”实车评审会上,付黎明教授对上海通用、广州汽车、泛亚汽车、北汽福田、安徽江淮、重庆长安、奇瑞汽车等国内知名汽车设计的精彩点评,脱颖而出,更得到国内外汽车行业专家的高度赞赏。

厚积薄发,造就异彩人生

 1978年,付黎明大学毕业,带着对理想的憧憬与满腔的抱负来到了长春一汽综合利用分厂做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工作中,他勤思考、乐钻研、求创新。时时不忘对汽车造型进行观察、揣摩,进而上升到理论的凝练、总结和探究。工作不久后,便陆续发表了《谈谈机床色彩》、《工业设计基本因素研究》、《汽车的色彩设计应注意环境的美化》等一系列有较有分量的工业设计论文,在长春一汽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谈谈机床色彩》在当时是国内第一篇探讨色彩方面的论文,当属开先河之举。对此,付教授却谦卑地说:“当时主要是国内对色彩在产品造型设计的作用还不够重视。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色彩的设计在产品中作用日益凸显、占有的位置也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付黎明教授回忆工作经历时说:“在综合分厂工作几个月后,我被调到一汽红旗轿车厂,开始正式做汽车造型设计。工作调动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工作起来也满身热情,现在想想应该就是那个年代的本土设计师了。”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本土设计师,付教授还向我们较为详致地介绍了一汽早期的设计制造实况:1958年,一汽试制出了的第一辆东风牌轿车,第二辆汽车就是红旗轿车,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知道汽车是高档产品,对汽车的基本要求就是经济、实用、美观、大方。当时一汽轿车的理想就是“把红旗举起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红旗承载更多的是中国汽车民族品牌历史的责任和未来的荣耀。值得庆幸的是红旗在民族工业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独行者,无数个热衷于汽车、热衷于红旗的人一直在不断地为之奋斗,前赴后继,付黎明就是其中一位。在红旗轿车厂工作期间,他参与设计了红旗轿车774、红旗轿车750、红旗轿车760、红旗轿车630、红旗轿车640等,其中CA630型红旗高级旅游车曾在1983年获得国家产品设计奖。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磨练中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为其随后的大放异彩埋下了伏笔。

    2009年,时任吉大艺术学院院长的付黎明,接到了承担吉林省国庆60周年阅兵彩车“精彩吉林” 造型设计的紧急任务。他既紧张又兴奋,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让付黎明彻夜难眠,但他及时的调整心绪,率领艺术学院团队和其他团队,创新性的将地域文化融入彩车设计,把象征着快速发展的动车头造型与吉林精神的大红旗和农业大省风貌的玉米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动车车头造型作为彩车车头、加入展现吉林精神的大红旗设计,展现吉林农业大省风貌的玉米车尾造型创意,既体现了吉林特色,又展示了吉林风采。为吉林省彩车设计赢得殊荣。当国庆彩车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浓郁的吉林风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谁又能知道这完美亮相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呢?无数个夜晚,付黎明院长与他的团队挑灯夜战,他的家人在工作上全力支持,充分做好后勤保障,这让付黎明院长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对彩车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研究讨论,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真正做到了精细入微。这正是经历了风雨与艰辛,迎来了美丽的彩虹与胜利的欢呼。

    而随后在2011第四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企业创新设计实车竞赛”中,付院长对诸多知名品牌汽车所做的精彩点评,得到与会代表及国内外汽车行业代表的广泛好评与关注。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对付教授的采访,让人记忆深刻:“28年前我是一汽红旗轿车的设计师,28年后我看到中国本土设计师的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令人担忧,诸多品牌的国产汽车没有一款使我眼前一亮,独具中国汽车特色,看来中国本土设计师走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中国本土设计师,应从中国文化入手,将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时代汽车文化高度融合,使其创造出独具中国元素和时代理念的汽车。我真诚的期望中国汽车在不久的将来走在世界的前列。”是的,一项项精美的汽车造型的设计、一件件完美作品的诞生中,更多的蕴含了本土设计师真挚的情感和对汽车造型事业的奉献。

忠于教育,打造真正的师者

如果说前期在中国一汽这样规模空前的汽车工厂中以实践为主,积累了丰足的从业经验,那么,其后在吉林大学这样宽阔的平台上筹建艺术设计与包装学院,探索工科理论与人文艺术的交叉融合,探索从教学形式、教学改革到教材著编,以及到展览展演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探索“产、学、研”一体化设计美学之路,这些探索是成为付黎明教授进军高等院校管理的核心主题。可以看到,当多年的期冀与构想成为现实之际,既是对自身能力的极限考验,也是了却多年夙愿后的华丽转身与完美转型。

毋庸讳言,自1996年至今,在吉林大学的艺术教育建设中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付黎明院长的汗水与心血。在学校期间,付黎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汽车造型2D手绘与3D数模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重型商用车集成开发先进技术》;国家863计划项目—《助老、助残机器人系统综合展示平台》等子项。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此外,付院长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设计作品上千件,其中在清华大学学报《装饰》杂志发表了国内外第一篇微雕艺术学术论文《中国微雕艺术研究》。出版了学术专著《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研究》《设计美学规律研究》《设计美学法则研究》《产品与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等等,主编了《艺术设计史》、《构成》等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用书。其中近百件作品分别被录入中国设计年鉴、入选全国美展、中国之星等多项赛事并获金奖、金手指奖、优秀奖等等。创造作品涉猎工业产品造型、微雕艺术、工笔老虎、写意老虎等领域。尤其是独创的韵纸画艺术、微雕作品,从材料、用笔及技法上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一只只老虎在付黎明院长的笔墨下,威风凛然,栩栩如生,颇具王者的气势与力量,融中华艺术的精深于微毫之间 ,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华一绝” 、“东北虎王”。付黎明教授的设计艺术风范享誉海内外,被业内称为汽车造型专家与微雕艺术专家。

当追忆往日的付出时,付黎明院长总是谦逊地说这是大家共同奋力协作的结果,成绩不能归功于自已一人。他如是说:“吉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当年我来到包装学院(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前身)做院长时,艺术学科在全国也是刚刚起步,我于1999年牵头组织创建吉林大学艺术设计与包装学院,填补了吉林大学没有艺术设计学科的空白;2001年为配合吉林大学学科发展正式组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为了凸显学科优势,应邀去美国堪萨斯州里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举办展览和讲学,赴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名校及台湾高校访学。其中在美国的精彩讲学,轰动了堪萨斯州立大学,被授予“艺术最高荣誉成就”奖。我荣幸遴选为东北三省高校艺术界唯一的博士生导师。在我们全院教工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成功申请到‘设计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三个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我接下来希望做到的教育目标是,尽快解决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点的建设工程。”

学术中的付黎明是真理的探索者与践行者,而为人师的付黎明更愿意做学生思想的启蒙者与引路人,一节节课程精彩跌宕,一次次思维火花的激情碰撞,每一次都给学生带来的灵魂洗礼和心灵的震撼。在谈到设计教育与设计创新这一话题时,付黎明教授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他认为,几十年的教学让他感触到现在的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更多时间去做设计,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与空间,教师多是从高校学习到高校教书的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设计师意识与品位的优劣与学位高低没有太多必然的关系,创新才应该是设计的本质。包豪斯教育模式是付教授是比较赞同的,他说这也是值得国内相关教学工作者从中认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设计教育样本。所以在博、硕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中,他也会尤为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在一次博士生毕业答辩上,付黎明教授循循善诱地讲道:“你有问题就引用古人的东西或问外国人,那你有没有自己思考呢?你问古人,古人又问谁呢?其实,我还是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是实践操作还是理论探索,都要把创新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体系之中。在设计实践上我还是提倡更多地积累与应用,要多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内化到产品设计中来。”

    针对教育管理,付黎明院长还提出了全新的综合院校中艺术设计教学管理的模式。他主张把工科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使艺术与技术融于一体。因此,在教育思想、学科方向及课程设置上充分把握这一原则。另外,他十分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断地培养年轻教师队伍,扩大与国内外设计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学趋于规范化、条理化与系统化。为了适应设计教育的要求,拓展和延伸设计教育的内涵,付黎明院长带领他的团队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机遇,缩短与先进国家的设计教育的距离,在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创新的设计教育平台,而这些都为艺术学院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活力。

集思广益,诠释独特设计观

针对设计的概念,付教授给出了经典的解释。“设计是一种想法、一种目标以及为实现这种想法和目标所实施的一系列策划方式和实施方式”。这是付黎明院长对设计概念的经典诠释,得到了业界人士的一致肯定。付院长认为,设计并非艺术人所独有,它涉及的方面和领域十分宽泛。例如:当我们走在大街上会看到水利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机电设计院、甚至医院设计院等,看其名称它们都冠有设计的头衔。只是由于艺术人把设计的理念引入艺术空间,由此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言的“艺术设计”。付黎明院长说,无论是汽车设计还是日常生活用品设计,都需要团队化。设计师不能排斥工程师,工程师也不能离开设计师,大家只有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工艺设计两相长。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对于中国汽车的发展,付黎明院长在交谈中提到,当代中国汽车的发展还有很多路要走,尤其在汽车造型这个领域里,还有许多技术要攻关。而实际上,汽车造型设计与汽车生产工艺有很多的矛盾,如何能够让两者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是汽车设计师和工程师一直研究的问题。中国现代的工业设计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产品批量生产中才出现的。当时的一些设计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条件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当时的红旗轿车等都显性或隐性的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现在,人们购买汽车往往取决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审美观日益更新,“口味”也更加挑剔。付黎明院长曾从设计实践中研究提炼出汽车造型的美学特征,即汽车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感性美与理性美、静态美与动态美、刚性美与柔性美’的汽车造型设计的美学特征理论。其中,汽车的内在美包含功能美与结构美、材料美与工艺美;汽车的外在美涵盖形体、色彩、质感美;汽车的感性美包含人性化、系统化、生活化、个性化与特色化;汽车的理性美则缜密严谨、数理逻辑、秩序条理;汽车的静态美具有平衡感和凝固美;汽车的动态美其线条流畅、色彩温和、强动感;汽车的刚性美包含粗犷美、洒脱美、挺拔美;汽车的柔性美涵盖飘逸美、细腻美、韵律美。随着人们对汽车造型的要求不断提升,造型设计研究会被推到从未有过的历史高度,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最后,付黎明院长希望国家能从宏观政策的方面,不断渗透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工作者要从根源上去做设计,摒弃社会的浮躁,净化设计的环境,领悟设计的本质,用新的设计理念去引领生活。根据民族特点努力设计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中国汽车。如果用一句话诠释“中国设计”的未来及意义,付黎明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艺术设计之于中国,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艺术设计之于未来,更是引领人类生活且意义非凡!

上一篇文章:[考察]  美国道路桥梁深度考察报告
下一篇文章:[设计] 旧金山海湾大桥照明设计(组图)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教程]Smart3D系列教程[2280]
· [随笔]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2982]
· [知识] 建筑动画知识大全[3606]
· [流程] 建筑动画的制作流程…[2938]
· [论文] 世界上最奇怪的桥[3475]
 
· [教程]Smart3D系列教程[2280]
· [论文] 流动城市:超低成本…[2914]
· [浅谈] 浅谈住宅小区规划中…[2641]
· [教程] 3D教程-建筑漫游设…[3299]
· [访谈] 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2474]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