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博杰 >> 文章频道 >> 精典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 [专题]建筑设计理论专题 >> 正文
[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及其特征     
[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及其特征
[ 作者:liubo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6918 | 更新时间:2007-7-4 | 文章录入:bojie ]

一、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特点

1. 规模宏大

( 1 )占地面积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有帝王才有能力将一个“大”字在园林的营造中发挥到极致。我国最早的帝王园林是周代文王的“灵囿”,方 70 里。秦汉的上林苑广 300 余里。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 33 里,东西 27 里。 清代所建圆明园占地, 5200 多亩, 颐和园占地 4350 亩,承德避暑山庄占地 8400 余亩。古代帝王尚大的审美情节在清朝时期达到高潮。

避暑山庄背景知识:

清帝入关以后,历史上英勇善战的八旗部队战斗力开始下降,他们有的临阵脱逃,有的自创伤痕,有时一人受伤,多人护送,为的是不上前线。康熙皇帝认识到,提高士兵素质,巩固北部边疆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形势下,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八旗将士,出喜峰口,北上巡视,设置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木兰围场的建立,是清朝与蒙、藏民族友好关系的产物,它密切了蒙、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加强了满、蒙、藏、汉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巩固了北部边防,有利于抵御沙皇俄国的侵略和扩张。一年一度的围猎每次要进行 20 天左右,皇帝亲率政府各部官员及满、蒙八旗军队参加。为满足大批人马食宿休息、储蓄物品及皇帝处理政务的需要,从北京至围场要修建十余座行宫。热河处于这条北巡路线的中间地带,从北京到这里,奏章朝发夕至,而且这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水草丰盛,所以康熙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大的行宫,这就是热河行宫。对此,乾隆有一句话讲得十分清楚:“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

登高揽景四亭: “ 南山积雪 ” 、 “ 北枕双峰 ” 、 “ 锤峰落照 ” 、 “ 四面云山 ”

四面云山亭:它是山区的最高点,能看到远处的美景。亭中长风四达,虽是盛夏,也凉爽如秋。乾隆皇帝每来山庄,必到此一游,并触景生情,写诗多首。其中两句是“绝顶平临北斗齐,座中惟觉众山低。”

( 2 )天下美景,兼收并蓄

以避暑山庄为例:

东南部湖区模仿江南园林,康熙 36 景,乾隆 36 景,如月色江声、梨花伴月,水心榭、文津阁、冷香亭、烟雨楼。

“水心榭”:屹立在石桥之上,结构匀称,明快轻盈。

“烟雨楼”:是一座面宽五楹、上下两层的小楼,楼的上下还有围廊。二楼上的云龙金匾是乾隆皇帝题写的。烟雨楼与门殿之间是一个规整的方院,几棵古松苍劲挺拔。月台下两座石须弥座上有铜鹿一对。烟雨楼是仿浙江嘉兴的烟雨楼而建的。每当阴雨时节,细雨蒙蒙,登楼远眺,只见远山近水,尽在轻纱薄雾笼罩之中,如入仙境。

山峦地带代表西北和西南地区:

这里峰峦起伏,松涛阵阵。自南而北依次有榛子峪、西峪、松林峪、梨树峪、松云峡 5 条沟峪,情趣各不相同。榛子峪、西峪松林遍谷,间或有榛丛、栎树;梨树峪景色很美,春天梨花万树,芳香扑鼻,秋天果实满枝头;松云峡古松参天,莽莽苍苍。清代曾在这里依山就势构筑了 40 多组风格不同的园林、寺庙、碑碣建筑。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已自然坍塌。

湖区以北是一片草地和试马场,象征着北方大草原:

清代这里曾建有蒙古包,康熙、乾隆皇帝曾在这里的御幄蒙古包欢迎和宴请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一次著名的接见活动:乾隆五十七年( 1792 年) 9 月 29 日,英王乔治二世派出以马戈尔尼勋爵为特使、斯当东为副使,由 100 余人组成的外交使团,从朴次茅斯港出发,直航天津,这是“大英帝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正式访华使团。

沿山蜿蜒起伏的宫墙象征万里长城。

外八庙,吸收了满族、蒙古族的建筑风格。

2. 真山真水

皇室大权在握,财力雄厚,山林湖沼都可以根据帝王的喜好成为造园的元素。

避暑山庄在这方面是集大成者。山庄虽是一座园林,却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大自然的原生环境。“自然天成地就势,不恃人力假虚设”是当时的营建原则。

湖区:上湖、下湖、澄湖、东湖、镜湖、如意湖,水面面积达 870 亩。康熙: “ 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 ” 。

山庄草原区北倚山,南临湖,东与武烈水相邻。山峦风景区位于山庄西南面,占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3. 皇权寓意浓厚

( 1 )布局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

避暑山庄有宫殿区和苑景区: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 “ 烟波致爽 ” 。

澹泊敬诚殿 “ 澹泊 ” ,源于《易经》, “ 不烦不扰,澹泊不失。 ”

诸葛亮《戒于篇》: “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康熙皇帝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这个殿是避暑山庄的主殿,是清代皇帝在山庄居住时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大殿外观古朴淡雅,不饰彩绘,殿内大理石铺地,正中地坪上设有皇帝的宝座。宝座周围设有宝象、端、仙鹤、香亭、如意等,精雕细刻,造型十分优美。宝座的后面有一个紫檀木屏风,上面刻有 163 个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为“农家耕织长乐图”,以表示皇帝临朝时刻不忘百姓。

乾隆皇帝还在澹泊敬诚殿接见少数民族的首领。 1754 年接见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三策凌; 1771 年,接见过不远万里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一行; 1780 年,接见了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澹泊敬诚殿这个政治舞台上,曾演出过一幕幕对清王朝一统江山有重大影响的活剧,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颂歌。

四知书屋:

“ 四知 ” 源于《周易 · 系词》: “ 群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 乾隆皇帝对此话十分赞赏,因为恰好表达了他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

“ 知微 ” :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

“ 知彰 ” :宣扬自己的功德;

“ 知刚 ” :懂得发挥武力和权威的作用;

“ 知柔 ” :怀柔安抚的手段。

“ 刚柔相济政胥协,藏显咸孚治允宜 ” 。

皇帝上朝前后,在这里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

烟波致爽殿

这是宫殿区的后寝。康熙皇帝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所以才题了这个殿名。明间陈设考究,富丽堂皇;西暖阁是皇帝的寝宫。所谓暖阁,就是在地面以下设有火道,冬季将红罗炭点燃,热气上达,满屋皆暖。同时屋里还放有火炉和薰笼,皇帝脚下设脚炉。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室内靠北墙,紫檀落地罩内是皇帝的卧床,咸丰十一年( 1861 年),咸丰皇帝就病殁在这张床上。烟波致爽殿两侧有两个跨院。东边的叫东所,咸丰在承德时是慈安皇后的住所,现在展出的是清代宫廷钟表。西边的叫西所,咸丰在承德时是慈禧的住所,现在展出的是慈禧当年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照片。

( 2 )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

( 3 )布局上,遵循中轴对称原则,采取前殿、中殿、后殿格局,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二、玲珑秀美的江南园林

江南地区造园条件: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气候温和湿润,树木四季常青,植物花卉品种繁多。江浙一带盛产石料,南京、杭州、湖州等地黄石远近闻名,苏州自古以来就以出产湖石著称,这些石料都是叠山的上等材料。

经济条件:江浙一带自古代起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文化方面:文风盛行,文化昌盛,自古以来文人才子辈出。宋室南迁之后,大批官吏富商涌入苏杭,文人画、山水诗盛行,掀起了造园的高潮。明清两朝,江南士子科举高中者为数不少,这批文人重归故里后,无不买田置地,建造园林,江南因此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

概况: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上海、无锡、湖州以及常熟等地,其中苏州、扬州最具代表性,而以苏州为最多。“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时代,目前声名远扬的包括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和留园,建于清代的网师园和怡园。

私家园林特点:

1. 面积小,主题突出

江南园林多为私家园林,规模都很小。建造园林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即便是富商大贾也难以同帝王相比,更何况那些告老还乡的文人士子。受物质条件限制,不能购买大片大地,从而限制了园林的规模,但园林的主题十分突出。

环绣山庄全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厅堂建筑,北部是园林。整个园林以假山闻名海内外,可谓咫尺山林,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俞樾曾称赞它为“天然画本”,得到过“尺幅千里之势”的评价。

园的面积很小,只有 9 亩,却有苏州园林中小家碧玉之美称。陈从周: “ 苏州网师园,我誉为是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在全国的园林中亦居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

拙政园是苏州面积最大的园林,面积 60 亩,不及避暑山庄百分之一。空间虽然狭小,却能以精致玲珑、独特的明净风格见长,达到了“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2. 建筑物体量小,色彩朴素淡雅

在色彩使用方面,江南私家园林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根据古礼思想,色彩在古代中国具有政治含义。帝王建筑雕梁画栋,色彩鲜亮浓重,而私家园林中没有艳丽夺目的色彩。

色彩上以白、青、栗等中间色为主,淡雅朴素。

无论是无锡寄畅园,还是苏州拙政园,它们的建筑,从尺度较大的厅堂、楼阁到较小的亭台、门廊都是白色的墙,灰黑色的瓦,赭石色的门窗和立柱,没有金碧辉煌,也少有大红大绿。建筑周围的植物,讲究四季常绿,最爱用青竹,或连绵成片,或于庭前屋后散置数株,水边植柳树,水中种莲荷,色彩鲜艳的花树用得十分小心,以免破坏了一片青绿的整体环境效果。室外环境如此,室内布置也一样。白粉墙,褐色的梁架,黑色的望砖,配上木料本色的家具,追求一种清静无为,淡泊雅致的意境。创造一种暗香盈袖、月色空庭的闲淡宁静,表现这些文人士大夫携隐林下、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

美的标准:宋代以后,以秀为美,秦代以前,以大为美。

3. 诗情画意,抒情言志

江南私家园林像一首诗、一幅画,园林表现了文人的操守、性格、理想、追求、境界、抱负、人格等等内涵。

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与官场同流合污。

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做官有所不愿,隐居又有所不安,中隐大受欢迎。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三、幽静深邃的寺庙园林

定义:

寺庙园林,一般可以理解为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与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杜牧: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 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 ”

特点:

1. 对公众开放,具有公共性

无论权贵或是平民,富有或是低贱,雅逸或是粗俗,都可以随意游览。这与宗教普渡众生的终极关怀密切相关。

2. 宗教景观与自然风景巧妙结合

3. 人工痕迹较少,自然特色鲜明

代表:苏州西园、拉萨罗布林卡以及北京西山八大处

北京西山八大处。三山八刹处形成了著名的十二景:绝顶远眺、春山杏林、翠峰云断、卢师夕照、烟雨鹃声、雨后山洪、水谷流泉、高林晓日、五桥夜月、深秋红叶、虎峰叠翠、层峦晴雪。

四、凭海临风的岭南园林

岭南地域范围:福建南部、广东全省、广西东部及南部

总体特色:审美意境既不同于富丽堂皇的皇室建筑,也不同于文人气息浓郁的江南园林,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而且热带风光、海洋气质十分明显。

特点:

第一,岭南园林的建筑,重在选址,不以华丽夺人,而以素构取法,抒发出简朴清新的岭南气息

代表:惠州西湖

杨起元《平湖堤记》:“波澜荡漾,鱼虾产育,菱芊布叶,烟云合散,鸟鷖沉浮,桥梁亭榭,杳霭飞动,雨降水溢……渔歌樵唱,朝夕相闻,杭盈之匹,诚可无愧。”

吴骞在《西湖纪胜》中这样比较杭州西湖和惠州西湖:“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村里质,杭教歌舞媚君王。”

惠州西湖出自民间,以淡妆取胜。这种旷貌幽致的自然素质,道出了充满民间气息 的岭南园林风格。

第二,岭南私家园林中各类建筑的组合布局,不像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那样采取散放布局,而是均为有韵地接踵而成

两幢建筑之间需要带形连接时,不轻易采用空廊形式,而采取“冷巷”、“桥廊”的方法处理。如广东番禺余荫山房,前庭与内庭之间屋屋相叠,其联系不以廊,而设冷巷相连,巷无顶,两侧墙内外可育卉植竹,风来芳随,日出遮荫,很有一番清凉之意。内庭以水为题,使不大的庭院顿感旷远。庭院的南北两方建筑不采用廊道,而采用跨水桥廊作联络,疏出另一回形水系,构出庭中层次。

第三,为改善岭南园林高温燥热的环境条件,建筑物结合水型处理,常采用船厅的做法

所谓“船厅”,既不是我国园林中传统的石舫,也不是通常的水榭,实际上是一种跨临水面的厅堂,水流从地板下或旁边经过,使室内既可降温,又能临水赏景。

岭南园林使用船厅较为普遍,而且船厅还经常做为全园的主体建筑引人观赏。如广东顺德清晖园,全园建筑物的配置以船厅为主体,因地制宜,互相衬托。船厅、南楼、惜阴书屋、真砚斋等古朴典雅,彼此间用曲廊连接。船厅西面景物以池塘为中心,涟漪微泛,缀以水榭凉亭、蔓草修竹,显得隽雅而恬静。船厅东面的景物,主要由假山和花卉组成,置身其间,暗香盈袖,花光照眼,令人心旷神怡。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广东东莞可园、广东顺德清晖园、广东番禺余荫山房、佛山十二石斋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一、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二、讲究谐和,追求含蓄

三、讲究形式美,追求意境美

一、追求自然,崇尚自然

农业文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道家;儒家;佛家

道家美学思想:自然。

“ 道法自然 ”

—— 《道德经》: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

自然: “ 适性 ” ,即顺应事物的本性,自自然然、自然而然或听其自然的状态,不强行、不妄为、不胡作非为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生存状态。

庄子: “ 物适其性即美,失性即丑 ” ;

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审美观念:自然之美高于一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园林,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

计成《园冶》:

造园无论从选地、堆山、挖池、开路还是建房、造墙、种植花木,都要达到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 “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 ”

计成介绍:

采用手法:

1. 因借

在《园冶》第一卷“兴造论”中,计成指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以获自然之美。

所谓“因”就是因地制宜,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树木水源,适宜堆山就堆山,适宜造池就造池,宜亭则亭,宜殿则殿。

所谓“借”就是借景,即将园外的景物组织到园内所能看到的画面中来,与园内景物浑然一体,从而突破园子的有限空间,丰富园景的层次。

借景包括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及应时而借,以达到极目所至,俗者屏之,佳者收之,巧而得体的审美效果。

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园林中,借景都有杰出的范例。

在私家园林中,也有着许多成功的借景范例。无锡寄畅园将锡山上的龙光塔借入园中,开阔园中景物视野;扬州何园将隔墙的片石山房假山峭奇的主峰纳入园内的画面,造成园外有园、两园一体的错觉。这种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已有条件精心设计的做法是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林的造园要领。

在皇家园林中,承德避暑山庄远借磬锤峰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磬锤峰,棒槌高 38.29 米,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它是一个巨大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它上粗下细,很像洗衣用的棒槌,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承德民间流传一句话:“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

2. 布局手法灵活多变

特点:

不拘一格、自由多变,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

咫尺方地,若要达到自然天成的效果,不拘一格、自由多变的布局原则非常重要。亭台楼阁,廊庑榭舫,山水花木,都没有统一固定化的安排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穿插组合,如《园冶》所说的“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在空间不断的明暗变化中,游者可以观赏到妙趣横生、变化多端的图景。

3. 将概括提炼后的自然形象再现于园林中

大自然的神韵不是通过简单模仿即可获得的,古代造园家们仔细观察自然山水的生态形象,研究它们的地理特征,将概括提炼后的自然形象再现于园林中。经过这个再创造的过程,虽是人造山水,却具有了真山真水的气质与韵味。

比如叠山,无论用土还是石头,都应该有主有从,有高有低,而不能两座山峰整整齐齐地并排矗立。山间石下还应该围以花草,绕以树木,于朴实随意间流露出大自然的清新,决无人工之造作。南京瞻园造景有法,山水与建筑、花木之间相互融合,浑然一体。著名的南假山气势雄伟,山峰峭拔,洞壑幽深,苍岩壁立,虚岩生凉,俨如真山。有人形容其“一峰之竖,有太华千仞之意”。

理水也十分讲究,努力追求水体的自然之美。江南私家园林大多挖地成池,水池一般是整个园林的中心。形状与西方规则的几何图形绝然不同,很少方方正正,以曲形为妙。这种不规则的平面,要表现出自然界水边的各种野趣,有凸入水中的,有凹进岸边的。弯弯曲曲的池岸边,石头错落有致地堆积。池的一角可建亭子,亭旁植树,柳枝倒映,摇曳生姿。池面可建形态各异的小桥,将水面作不均衡不对称的分割。池中可种植水生植物,不可满布,宜疏落有致。江苏无锡寄畅园在私家理水艺术上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该园的锦汇漪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水面,造园者进行了分割布局。在水池北端,建造了七星桥和廊桥,将水池分割成大、中、小三个不同情趣的水域,曲折幽深,令人回味无穷。七星桥紧贴水面,池水清荡,倒影如画,更显得水面宁静幽深。西侧鹤步滩有两处用小石条平贴水面,半浸碧波。池面东侧,由南向北设置着临水的长廊,池边建有郁盘亭、知鱼槛、清响月洞以及涵碧亭等建筑,水中倒影横生,是全园中最佳观景处。整个水面的布局以聚为主,以散为辅,体现了重涯别坞、曲岸回沙的美妙境界。

4. 细部处理与装饰上,努力达到自然之妙有的境地

道路

——切忌笔直宽阔,最好蜿蜒曲折

小路

—— 石块卵石铺就,掩映在绿树青瓦间

二、讲究谐和,追求含蓄

含蓄: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瞩目的一种艺术法则,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含蓄表现为一种深远、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艺术风格,它不在字面上进行雕琢以追求词采声律,却往往在清新、质朴的艺术形式里,蕴藉着深远的诗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书法等都普遍运用了含蓄的艺术法则。“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即将含蓄作为诗歌审美的最高标准。具体表现:

中国画讲究含蓄:

在平面布置的构图中,重视对空白的处理,“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把空白当作画面形象的组成部分,衬托画面主体,运用含蓄的艺术手法,扩大画面的意境,给观赏者以想象的空间。

诗的含蓄: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画,宋人马远《寒江独钓》图。

含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画外含义。

受诗、书、画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也十分重视含蓄的艺术风格。

表达含蓄的手法:

1. 暗喻和象征

( 1 )园林名字

心忧天下、济世安邦历来都是中国士大夫、知识阶层的人生理想,当兼济天下的目标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选择独善其身,不问世事,以山水自娱。但是,这些士大夫虽然隐逸遁世,却没有彻底忘怀“君国”、“天下”,坚持操守,洁身自好,待到时机成熟,则出山从政。这样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历程在文人园林中不能明目张胆地出现,大多以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苏舜钦 —— 沧浪亭

苏舜钦介绍:

绿杨白鹿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孟子》 “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自号 “ 沧浪翁 ” 。

《沧浪亭》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影。

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

( 2 )景点名字

文人造园,其理想追求、道德品格无一不渗透到园林的营造中。漫步在江南私家园林中,会经常看到以“舫”、“船”、“舟”命名的景点,如苏州怡园 “ 画舫斋 ” ;南京煦园 “ 不系舟 ” ;上海古猗园 “ 舟而不游轩 ” 。

舫”、“船”、“舟的内涵与象征:安稳

有诗曰:

世间最稳地,莫如岸上舟。

亦绕烟水趣,而无风波忧。

这些知识分子在仿若自然山水的园林中,体会和感叹着自然的永恒、人生的无奈、政治的污浊。世事、理想、家园、人生乃至天地在这里奇妙的融合。对于几经波折仍旧怀抱安邦济世抱负的积极者来说,它给予闲散的境地和坚守的动力,对于心灰意冷决意徜徉于山水境地的悲观遁世者来说,它又给予生命的慰籍和情怀的寄托。

( 3 )建筑名称

园林中各种建筑都有人格化的象征,具有某种特定的内涵。

殿:庄重;

堂:豁达;

亭:闲逸;

榭:风雅;

廊:徜徉

窗:憧憬

阁:潇洒

2. 运用典故

庄子与惠子;濠梁

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思想:

《庄子 · 天下》: “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 ;

《逍遥游》 : “ 绝云气,负青天,直上九万里 ” ;

老庄的恬淡生活为后世向往并效仿:

“ 竹林七贤 ” (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

通过典故表达自己的造园主人思想主张、情感信念以及价值取向。

3. 景点的藏漏开合

在对空间分割、交替的处理上,古典园林十分重视使用景点的藏漏开合。

同一个景点,采用不同的包装手法,效果大不相同。在美学上,一目了然会索然无味,而给审美主体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则会产生朦胧的、丰富的、无尽的美感。

苏州留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封建大官僚徐泰时的私家花园,抗日战争时期,留园遭到严重破坏,几成废墟。建国后经过修葺得到恢复,现在有“吴中第一名园”之誉。

留园以对建筑空间的处理见长。全园的精华是中部的山水景区和东部的建筑庭园景区。进入留园大门口,是一个宽敞的前厅,从右侧进入窄长的通道,通向古木交柯,长达 50 余米。这段行程原是沉闷的高墙夹弄,造园师巧妙地采用空间大小和光线明暗的对比变化,减小了游者行走时的单调感和闭塞感。进入古木交柯,视线由暗而明,由窄而阔。透过花眼露窗,山水景观若隐若现。直到曲溪楼下的六角形园门时,才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登上濠濮亭,美景映入眼帘,有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感觉。涵碧山房是重重遮掩之后露出的第一景,其名取自朱熹诗句“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意,厅前是盛夏赏荷纳凉的最佳场所。沿西侧墙廊北上到“闻木樨香轩”,凭轩四顾,中园景色包括亭阁、石峰、溪谷、飞瀑、花木、禽鸟、泉水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采用抑景的手法把最好的景色藏在后面,不使游人一览无余,然后再通过曲径转弯略展一角,撩人心弦,最后才豁然开朗,令人精神一振。

种类及代表:

拙政园迎门挡以假山,类似于居宅建筑中的影壁屏障,称为“山抑”;

运用植物题材如一片树丛的,称为“树抑”;

也可以利用建筑题材,称为“曲抑”。

北京颐和园入园后,只见一座座华丽的宫殿,看不到一点园林的景致,绕过仁寿殿后,峰回路转,三两步间,一幅高阁、平湖、远山的壮丽图景才呈现在面前。抑景手法的运用,将园林划分成几个既分割又有联系的景区,随着游览的脚步,景区依次过渡展开,生动地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含蓄、幽邃、深藏不漏的审美追求。

三、讲究形式美,追求意境美

意境:

意:本意、意识、意义,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在艺术品中的表现;

境:境地、胜境、佳境,情景统一的个性审美特征。

定义:

它是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是情意物化、景物人化、具体景物熔入艺术家感情和意图而构成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景象。

理解:意境离不开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是享受的自我与观赏的对象的交融,即对象的形态或活动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和意向,又消失在全神贯注的观照和创造中,而为对象的形态或活动所代替,也就是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为一。

王国维运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方法,总结了我国古代意境理论,提出“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特征:

以有形表示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

以有限表示无限,以实境表示虚境;

使客观存在的具体形象与想象中的无限形象相统一;

使真实实景和它所暗示、所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包括绘画、诗歌、雕塑在内的中国古代艺术,所追求的都不仅仅是描绘物体自身的形体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有形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一种感情,一种理念,甚至是作者本人对人生对宇宙的理解和认知。

中国画诗画同源:线条既可以造型,又可以抒情表意。

西方画追求真实:中国画崇尚空灵, “ 同自然之妙有 ” ,形神兼备,妙在传神。

黄宾虹,画有三种:

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

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

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

中国传统绘画创造出一种笔墨所不能企及的意境。

中国园林也是一种艺术,而且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山水画、山水诗乃至山水文学紧密相关,因此,意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即理想美的境界。“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中国园林以景寓情,感物吟志。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来激发人们对美的感情、美的抱负、美的品格、美的社会的憧憬、向往和追求。

古代能工巧匠和文人士大夫表现意境的手法丰富多样,从现存皇家园林以及私家园林的造园实践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框景

定义:

框景是一种重要的造园方法,即利用画框式的门洞、窗洞、框架或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空隙把远处的对景框起来,使真实的风景产生图画一样的效果而更具观赏价值。

效果:

景色集中、突出,空间有内外之分,景色却延绵不断

李渔介绍:

李渔在西湖闲居时,购湖舫一艘,窗格四面皆实,中虚为扇面形,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云烟、竹树,进入其中作天然图画,一日之内现百千万幅佳山佳水。之后,他在自家园林中“浮白轩”的厅堂中间开窗,用彩纸装裱窗框,在窗外不远处栽种翠竹、叠石堆山,望去极其兴奋,自言自语到,“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

2. 漏景

漏景定义:

即在园林的围墙上或者廊的侧墙上设漏窗,又叫花窗,用以透视园外或相邻景区的风景。

效果:漏窗的使用使被隔的景色更加朦胧、虚幻,具有探幽之趣,使园林堂奥纵胜,变幻无穷,增加了不少诗情画意的美感和意境。

窗上雕刻各种图案,如几何图形、梅兰竹菊、吉祥动物等,也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道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如沧浪亭的 108 式漏窗,留园长廊的 30 多种漏窗,都已名闻天下。而内容最具文化意义的,当推狮子林的琴、棋、书、画四雅漏窗。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棋盘、书函、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不少优雅的情调。

3. 程式化的形象和比拟

园林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程式化的形象和比拟在表现意境上使用得很广泛。其中比德应用较为普遍。

《橘颂》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四君子岁寒三友的文化品格:

梅花:不畏严寒,铁骨冰心;

兰花:姿态端秀,清雅高洁;

竹子:劲节可风,潇洒不俗;

菊花:傲霜挺立,甘于淡泊;

苍松:强劲刚健,独傲霜雪;

举例:

狮子林指柏轩之西有 “ 古五松园 ” ;

浙江湖州莲花庄:赵孟 的别业,中园菊坡园有六大景观: “ 鸥波荷香 ” 、 “ 松泉印月 ” 、 “ 梅海探幽 ” ;

圆明园 “ 濂溪乐处 ” 水中遍植荷花,乾隆题名 “ 前后左右皆君子 ” 。

4. 诗词书画、题额楹联提升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经常用诗词书画、题额楹联渲染气氛,提升意境。园林中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无论帝王富贾,还是文人士子在园林中留下难以尽数的诗词歌赋,给具体有限的形象赋予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别样的情趣。

举例:

上海嘉定秋霞圃 “ 丛桂轩 ” ,《楚辞 · 小山招隐》 ”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 ;

“ 舟而不游轩 ” , “ 轩窗傍水琴诗静,涧谷新青草木香 ” ;

“ 桃花潭 ”

“ 即山亭 ” :清代学者曾做诗赞叹道:

法华古寺塔铃催,瑞竹轩窗面面开。陌上女郎连袂出,即山亭子探春来。

“ 碧光亭 ” ,宋诗人林和靖 “ 呼吸湖光饮山绿 ” 。

“ 栏前观荷数鱼,亭中吟诗赏月 ” 。

上一篇文章:[论文] 中澳两国城市规划管理比较研究
下一篇文章:[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概述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教程]Smart3D系列教程[2300]
· [随笔]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3003]
· [知识] 建筑动画知识大全[3643]
· [流程] 建筑动画的制作流程…[2959]
· [论文] 世界上最奇怪的桥[3498]
 
· [教程]Smart3D系列教程[2300]
· [论文] 流动城市:超低成本…[2940]
· [浅谈] 浅谈住宅小区规划中…[2662]
· [教程] 3D教程-建筑漫游设…[3317]
· [访谈] 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2493]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