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博杰 >> 文章频道 >> 精典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 正文
[案例] 北京平谷新城城市设计案例3     
[案例] 北京平谷新城城市设计案例3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390 | 更新时间:2011-12-13 | 文章录入:CG123 ]

控制引导原则: 

      1.8.1城市级公园

      (1)滨河运动公园建议选址于城南,是规模较大的郊外公园,利用地段水系发达的自然环境,可考虑组织水上划船、赛艇活动、建立垂钓俱乐部,结合高尔夫球场形成高档次的运动园区。同时发展水产养殖、以旅游促进生产,以生产供应旅游。选择适宜品种发展水产养殖,培养新、奇、特品种,创建绿色品牌水产基地。

      (2)滨河文化公园建议选址在城东,靠近湿地公园。人文区域集中展示平谷当代各领域的成就为核心,提供现代民间艺术、工艺的展示与观演空间,并作为一个活跃的、充满激情与交流机会的场所,推动平谷文化事业的开发与繁荣。此外,还应特别为儿童开辟以科普、与自然接触为主题的活动区域。

      (3)植物种植园建议选址城北,靠近工业区密集处,起到维持生态,减弱噪声,绿化隔离的作用,同时为工业园区工作人员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平谷除了较有特色的水体以外,自然生态方面还有品种众多的树木花卉。植物配置选用本地常见树种,并结合广场的功能分区要求来安排。考虑不同观赏、游憩线路和角度对园艺景观的要求。

      (4)综合性市民公园以原有城中公园为主。在原来基础上,完善娱乐休闲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级别,提升环境品质,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

      1.8.2居住区公园

      (1)应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2)居住区公园主要供本区居民就近使用。内容应贴近居民生活,除提供居民游憩外,还应设置一些文体活动设施。位置选择适中,最好在居民步行范围内,可以结合居住区文化商业中心布置,增添社区活力。

      (3)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同时,应充分利用原有的绿化、水系等自然条件。

      (4)居住区公园绿化面积较大,应选择价廉、易管、易长的花木树种,充分利用当地树种;重要地段可以布置一些形态优美的花木,以丰富绿化层次,美化整个居住区的绿化环境。

      1.9村庄改造

      1.9.1城中村改造建议

      1.基础设施

      (1)村庄内的污水管道建设和收集处理是整治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应采用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健全的污水收集体系。可推广实用、小型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2)多方式提供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证供水到户,宜采用城市联网和区域联网的方式。

      (3)推动垃圾清运、保洁、无害化处理。设置垃圾点,集中倾倒,统一处理,定期维护。

      (4)强调道路横断面设计,应突出行人需要;加强道路绿化;配置必要的交通标志、隔离设施、交通信号灯等;路网安排应因地制宜,减少房屋拆建比,有效降低道路建设成本。

      (5)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娱乐场所、集市贸易、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公共厕所、公共浴室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设置,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居住质量。

      (6)大力推行小型的风能和太阳能以及地热的利用技术,可以一个村、一个居住小区为单位,集中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的试点。

      2.民居建设

     (1)让农民在建筑师的指导下对民宅进行改造自建房的这种形式,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可以为农民提供符合当地传统的、多种标准的图册,供自由选择,既能够延续当地文脉,又有利于环保生态;并建立质量监督体制,规范农民的建房行为。

     (2)在旧民居改造过程中,可以引导农民集中建房,推行公寓式或联排住宅,以节约土地。

     (3)重视住宅的竖向规划。统一平整土地,统一标高,确定排水方式,便于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4)切实推行“人畜分开”的公共政策。减少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养殖,建立规范化的村庄养殖小区进行管理。

      3.村容村貌

      (1)加强村庄内的植树绿化,重点是村边、路边、河边和房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当地树种,进行小规模、多层次的绿化,切不可照搬城市模式,搞大广场、大草坪。

     (2)广场要有足够的硬地铺装供人活动,同时也要保证不少于25% 的绿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3)加强村庄内的景观建设,结合民居改造和环境整治进行,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住品质。

      1.10城郊村庄控制

      控制引导原则:

      城郊村庄发展强调的是城乡交接部的建成环境建设,应克服城乡结合部建成环境的乱生长情况,合理规划疏导,完善功能,使其城市外围与传统的乡村景观和谐发展。主要区别城市北片的湿地地区的村落建设和城市边界绿带与绿化走廊的村落建设。

      1、北片是环绕自然湿地区域,适度保留乡村地区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与存在,注意湿地景观特色与村落设计的有机统一,村落建设可以考虑将一些环境好的村落建设为生态示范村,使其起到旅游度假和美化湿地公园的作用。

      2、对于城市郊区绿化地带的村落建设,宜较分散分布,对于进入城市的地段,建筑高度与传统建筑近似,以2-3层为主。建筑尺度较小为宜,并相互接近,对进入城市有一定的突出形象的作用。

      3、城市边界绿带内的村落建设,鼓励采用不同建筑风格,避免单调。乡村地区形成小的中心,形成自己的组团式发展,强化其内部的功能交流。

      4、特别是绿化走廊地段的村落,强调点状分布,突出重点与中心,增强村落识别性与各自特色,强化走廊渗透。

      第四部分:规划体系要素分析

      1.1新城与周边城镇道路交通联系

      1) 从城市设计要素基本要素考虑:

      特点—区域内的道路体系对感知区域空间形态有重要作用,同时联系各个城市地区。从空间格局上讲,平谷区域道路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的交通干道,历史形成的区域干道、联系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道路干线和主要景观干道。

      原则—保护和加强区域路网结构特色,具体体现在:

      a)明确区域内道路分级,方便各个城市地区间、城市和村镇之间的联系;

      b)重视一些重要区域内道路的景观环境建设;

      2) 从道路交通支撑体系考虑:

      平谷新城联系周边城镇的公路网分为:市级公路、县级公路。市级公路系统为平谷区对外交通联系的快速通道,是平谷区公路的主骨架;县级公路系统为新城和中心镇、建制镇以及乡中心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也是平谷区与相邻区县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市道的辅助系统。

      1.2市域主要景观游览路线规划

      建立市域景观游览路线,将市域范围里各城镇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如商业、行政、文化等),重要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景名胜区等串结成系统,以发展区域旅游业,展示城市风貌特色,增强城市吸引力。规划市域景观旅游线路呈网络式布局。主要游览路线共三条:

      1、丫髻山——月牙湖——西域水上乐园——梨花顶——匹座楼——飞龙谷——京东大溶洞线路

     2、北张岱遗址——北埝头文化遗址——大华山——长城——峨嵋山营遗址——刘家河商代墓线路

      3、轩辕台——京东大峡谷——金海湖旅游度假区——龙坡遗址——文峰塔——南张岱革命纪念地线路

      1.3公交站点布局(略)

      1.11广场尺度

      1.12开放空间体系控制导则 开放空间体系整体概述

      平谷新城开放空间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洳河、泃河两条水系、城市公园与街头绿地组成的软质开放空间体系,另一部分是由城市广场构成的硬质开放空间体系。

      平谷现有的以洳河、泃河、小辛寨石河组成的滨河履带让整个新城三面环水极具特色,但是,城区内公共绿地与市民广场较为缺乏,仅有的绿地与广场尚未形成系统,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及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需要,在规划中需要对现有绿化广场体系进行梳理并完善绿化广场的系统。

     规划以重点设计片区、节点型绿化公园并辅以社区型绿地、广场为建设指导思想,做到重点突出,均好性满足。在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及城市入口设置大型广场或绿地,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与片区性的标志性景观,同时,在社区内设置服务范围不超过1000米的小型社区绿地,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控制导则

      1)开放空间体系的建设应纳入发展蓝图中加以考虑,并与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城市广场等结合考虑;

      2)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与河湖水系及城市的景观走廊和视觉走廊相一致;

      3)景观节点、城市广场等的布置考虑市民的使用;

     4)开放空间体系可与旅游线路结合。

      1.13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是平谷新城亮丽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沿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照明系统;

      (2)中心区开放空间的照明系统;

      (3)以及沿各景观轴线和步行系统布置的绿化照明和步道照明,创造舒适、宜人的夜景活动空间。

      控制引导原则:

     (1)用灯光和色彩重组城市景观,繁荣城市夜景,展示城市特色。

     (2)城市夜景照明强弱得当、主次分明,避免造成光污染。

     (3)采用多种城市照明方法:泛光照明、聚光灯照明、建筑物内透光照明、轮廓光照明等。

    (4)城市夜景照明实行分级控制和管理,分为平日、一般节日、重大节日三级,注意节能。

    (5)照明满足城市夜间生活正常运行的需要,保障城市安全。

    (6)增强城市活力,丰富城市夜间生活,沿长商业营业时间,活跃市场,吸引顾客,引导商业、旅游业、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1.14天际线

     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空间形态和特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轮廓优美的天际线会使整个城市的形象得以升华。平谷地形特色显著,周围青山环抱,碧水中流,这就决定其天际线应充分凸显自然环境,空间轮廓应从东北到西南缓慢升高,在城市功能核心区形成城市最高的区域,天际线与背景山体相结合,形成了以连绵山体为背景,城市空间高低错落的丰富有致的天际轮廓线。

     控制引导原则:

     1.  总体轮廓线应突出绿色景观与城市建筑景观相互映衬的和谐轮廓。应强化轮廓线的节奏和韵律,强调分级控制建筑高度,避免形成“墙壁效应”。

   2.  综合考虑山体和水体形态等因素控制进行建筑高度的控制,使建筑物不破坏山体特征,阻碍视线或给人突兀的感觉。

     3.  重点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物高度控制要考虑局部突出物的高度,如水箱间、电梯间等,避免因小体量的高耸而破坏城市轮廓线。

     4 协调统一区域内建筑高度,使同一地块、路段的建筑高度保持一致或逐渐变化。不需要有标志性设计的地段就不要建设标志性建筑,避免造成强烈的高度对比。

    1.15河道(略)

     1.1规划依据(略)

     规划原则:

     1.城市发展与自然过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城市设计并非简单意味着寻求一种可塑造的美,城市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寻求的是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它是一种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共生基础上的多目标综合环境设计。

     2.“整体优先”的理性原则

      城市设计应以若干局部生态项目为基础,关注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系统的统筹协调,并综合运用其它与环境和生态学科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这对于城镇建筑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设计实施必然是一个渐进完善和对阶段性合理目标的趋近过程。所谓“超常规发展”的突进模式对于生态问题往往疏于考虑,应该由整体中的局部合理逐步达到整体的最终合理,在过程中寻求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再
发展。

上一篇文章:[案例] 北京平谷新城城市设计案例2
下一篇文章:[论文] 探析台基上的龙头——螭首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教程]Smart3D系列教程[2292]
· [随笔]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2994]
· [知识] 建筑动画知识大全[3632]
· [流程] 建筑动画的制作流程…[2950]
· [论文] 世界上最奇怪的桥[3489]
 
· [教程]Smart3D系列教程[2292]
· [论文] 流动城市:超低成本…[2930]
· [浅谈] 浅谈住宅小区规划中…[2652]
· [教程] 3D教程-建筑漫游设…[3309]
· [访谈] 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2484]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